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12天背下楞嚴咒—《楞嚴咒》背誦技巧_轉貼

《楞嚴咒》背誦技巧—12天背下楞嚴咒!
楞嚴咒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
全稱「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藍無上神咒」。
《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長者(2622字),佛經上說這個咒關係整個佛教的興衰,加持力量無比強大。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誦楞嚴咒,就是正法存在。在寺廟中,《楞嚴咒》是早課的必誦之咒。
《楞嚴咒》背誦技巧:
《楞嚴咒》共427小句,2620字。
A)五會:
第一會:分為7個部分。
第二會:1個部分。
第三會:分為2個部分。
第四會:分為2個部分。
第五會:分為3個部分。
共計15個小部分,這15個小部分的分法是關鍵:
一個小部分基本都是10句,每個句子由相同後綴(同類型的吧)2~4個小句組成。
注意:分號是分句地方;句號相當於空格。
B)首先,要讀的比較熟,注意讀音一定先敲定(記錯了再改很難);讀熟後,分段落你就會有感覺;每段先讀誦到滾瓜爛熟的地步,再考慮記憶,是技巧之一。
C)一定要用這個分段的經文列印出來,或者手抄;然後用來做早晚課,是關鍵辦法之一。
D)最好手抄;抄的同時,把不熟悉的字,用自己很熟悉的、相同讀音的字來代替;是另外關鍵技巧之一。
E)每背誦熟練3段,或者背一會,串一下。
F)這樣,你下定決心,每天無論如何背誦一段,您說能需要幾天?普遍的說法是「楞半年」,就是要半年的時間,我第一次串下來是在12天左右。然後每天背兩遍,我這一個月就從最初的25分鐘,提到了15分鐘背誦一遍!真正完全熟練是在4-6月後。
一旦會背《楞嚴咒》,再想背誦其他的咒語,就一點不會發虛。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75JNO.html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護法金剛護持〈楞嚴咒〉之決心

護法金剛護持〈楞嚴咒〉之決心
成觀法師

1.金剛力士護咒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注釋】
「百千金剛」:手執金剛杵之力士眾,這些也是金剛藏王之眷屬類,但並不是後文所說的金剛藏菩薩。
【義貫】
如來「說是語已,會中」有「無量百千金剛」力士,同在「一時」於「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此神咒確實有如是之大利益,「我」等「當誠心保護如是」依此法門而「修菩提」道「者」。

2.梵釋四王護咒
【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注釋】
「梵王」:為色界初禪天之尊。
「天帝釋」:為欲界三十三天之尊,又稱忉利天王。
「四天大王」:為帝釋天之臣屬,住於帝釋天下面的須彌山腰之四方: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增長天王,南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審有如是修學善人」:「審」,確。
「令其一生所作如願」:「所作」,所修。《楞嚴指掌疏》云:「一生所作如願者,即於現身圓滿菩提,所謂不歷僧祇獲法身也。」《楞嚴正脈》云:「一生如願謂令現生取證,即心通也」。因此,除了上面佛的親口保證外,梵王及帝釋等天王,也都出面發願,保證令行者現生取證。
【義貫】
「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依法「修學」之「善人,我」等「當盡心至誠保」佑「護」衛,「令其」於「一生」中「所作」修證圓通之事「如願」以償。

3.八部護咒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注釋】
「諸大鬼王,及諸鬼帥」:「帥」為在「王」之下。
「護持是人」:「是人」指持咒修行之人。
【義貫】 本節從略。
【詮論】 這一段是諸鬼眾發願護持。

4.日月星等護咒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注釋】
「風師」:「師」者,長也,有時亦作風伯,即風神中之長者。
「電伯」:「伯」者,尊也。即主電之神,故《華嚴經》亦作「主電神」。
「年歲巡官」:值司年歲,巡視人間善惡天官。
「諸星眷屬」:「諸星」指十二宮。
【義貫】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及值司「年歲巡」視人間善惡之天「官」,並黃道十二宮「諸星」及其「眷屬,亦於」大「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亦」發心「保」佑「護」持「是修」大佛頂圓通法門之「行人」,令其「安立」佛頂「道場」,無有障難,剋期取證,「得無所畏」。
【詮論】 這一段是諸空居天眾表示發願護持。

5.天神地祇護咒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注釋】
「山神」:主山嶽之神,如五嶽、崑崙山、天山等,乃至小山,亦有所生。
「一切土地」:地神有很多,各地有不同之神主宰,如堅牢地神即其中之一,「堅牢」為此地神之名,以地堅且牢固,故名。
「水、陸、空行」:水居之神、陸居之神、空行之神。
「萬物精祇」:如藥草神、樹林神、苗稼神等。
「風神王」:即主風神之最尊者。
「無色界天」:即四空天之天人。
【詮論】
以上為諸金剛力士、梵釋四王、諸鬼神眾、無色界四空天之天神等;簡言之,即是欲、色、無色,三界之天龍鬼神,咸皆發願護持持佛頂咒之行人。這些大眾,即是「外護」,於密教中稱為「外金剛部」,以密教言之,這些護法大眾,皆能破魔,故皆當金剛名。以下則是內聖的護持。

6.內聖護咒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
【注釋】
「金剛藏王菩薩」:「金剛」,不動、不壞、能破之義。「藏」,得一切如來秘密藏,故稱藏。「王」,於法自在,無有能勝,最尊最勝,故稱王。「菩薩」,此等金剛藏王,皆是菩薩所現,或已證菩薩究竟之地,故皆是菩薩摩訶薩。
「所修功業」:指歷六十位斷證。
「久成菩提,不取涅槃」:雖久已成就無上菩提,然並不如聲聞眾之自取涅槃,棄捨眾生於不顧。
「正修行者」:依正知見而修行之人;其相反即是「邪修行」。
【義貫】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數之「金剛藏王菩薩」,亦「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至「如我等輩」於「所修功」德道「業」,雖已「久成菩提」,然而亦「不」自「取涅槃,」仍「常隨」侍「此咒」,以「救護末」法之「世」中,「修」大佛頂圓通「三摩地」、持戒誦咒之「正修行者」。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
【注釋】
「大自在天」:即摩醯首羅天。「摩醯」,大。「首羅」,自在。
「諸小鬼神」:指魔民、魔女等。
「除彼發心樂修禪者」:「彼」,指小鬼神。除了已發菩提心而樂修禪定之小鬼神外,其餘鬼神皆不得近修大佛頂三昧之人。
【義貫】
「世尊,如是修」菩提「心,求正定」之「人,」當他「若在道場」修定,「及」於「余」處「經行」攝心時,「乃至」其人雖以「散心」而「游」樂嬉「戲」於人煙「聚」集之村「落」中,「我等」所領之「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不論他在何處,或做什麼)。「縱令」是欲界的「魔王」或色界的「大自在天」本人,想要「求其方便」,而破壞他修行,「終不可得,」我等悉不令其得逞。
至於「諸小鬼神」,如魔民、魔女等,我等當必令他們離「去此」修「善」法之「人十由旬」(四百里)「外,除」了「彼」鬼神亦是已「發」菩提「心」且「樂修禪」定「者」。
「世尊,如是」欲界及色界之兩位「惡」天「魔」王、「若魔」王之「眷屬,欲來侵擾是」修三摩地之「善人者,我」必「以」金剛「寶杵殞」滅「碎」裂「其首」,令成「猶如微塵;恆令此」修大佛頂圓通之「人,所作」之修持悉皆「如願」成就。
【詮論】
這一段可說是總結一切「內護」及「外護」兩類護法金剛之決心,由最上為首的金剛藏王菩薩為代表而作此表示。他們對於修大佛頂真言法門的人之護持,並不限於他在道場修定之時而已,而是不論他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是定心還是散心,是在修行還是在遊玩,金剛藏王菩薩的徒眾,悉加以保護。而且,不但一般小神小鬼小魔不能親近為害,即使是欲界或色界的魔王親自出動,欲來惱害,金剛藏王菩薩亦會親自出動,用金剛杵擊碎魔王的頭!必令此修行人,所修如願成就。金剛藏王菩薩親自作如是的要言、保證,可見此大佛頂咒之威力廣大,不可思議。
成觀法師 簡介
成觀法師,台北市人,1947 年生,1988年於紐約莊嚴寺依天台宗第45代傳人顯明老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同年於台灣基隆海會寺受三壇大戒。所承法脈有:漢傳東密三國傳燈·高野山真言宗第53世傳法灌頂阿闍梨、高原法系·賢首宗(華嚴宗)兼慈恩宗(唯識宗)第四十二世法脈傳人、楞嚴座主、法華譯主(英文版)、華嚴譯主(英文版)。現任台北大毘盧寺住持、東密高階阿闍梨紫色法衣、美國密西根遍照寺住持、毘盧出版社發行人。

楞嚴經之無量殊勝功德

楞嚴經之無量殊勝功德

1. 說法殊勝 
  凡是讀過《楞嚴經》的人,都知道本經的發起因緣,是阿難尊者,示現墮落淫室,備受摩登伽女的困擾,將毀戒體,心念如來大慈,能不救我?當時正在王宮接受波斯匿王供養的釋尊,已經知道阿難被困淫室,齋畢即回只園精舍,放光、化佛、說咒,並欶令文殊菩薩,將楞嚴神咒持往淫室,令惡咒消滅,回復阿難的理智,然後提獎阿難,與摩登伽女,歸來佛所。這是《楞嚴經》之說法殊勝。 
2. 弘傳殊勝 
  《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印度,竟因年久失傳,唯獨龍宮藏有此經。後來,有一位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發現此經,文義俱妙,細讀之下,歎為稀有,默誦於心;離開龍宮後,錄呈國王,王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不准流傳他國。海關對出境的僧人,特別注意。 
  據歷史記載:中國隋朝天臺宗智者大師,研究《法華經》,發明三止三觀後,有一位梵僧對他說,其理論與《楞嚴經》頗相似,大師聞說,就希望有機會閱讀此經,特別在天臺山建築一座拜經台,天天向西方禮拜,拜了十八年,求此經早日傳譯中國,可惜直至圓寂,仍然無法得償所願。 
  後來,有一位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三藏法師,欲來中國弘揚此經,不幸被邊防官員查獲,竟被拘禁,不許出境。般剌密帝被監禁期滿,回復自由後,再用白絹寫此經,藏於手臂肌肉中,待傷口痊癒,然後出國,瞞過檢查人員,帶到中國。當時是中國唐朝,神龍元年,般刺密帝三藏法師航海到達廣州。此時,有一位被武則天女皇所貶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做太守,見梵僧帶來法寶,即請於光孝寺住,剖臂取經,以便翻譯;但從臂中取出的白絹,卻血肉擬成一團,無法開卷。房融宰相苦思無策,竟夕失眠;其女兒建議,用人乳泡白絹,使之溶化,洗去血跡,然後開始翻譯。 
  在譯此經的過程中,房融親自為譯文潤筆,成為文學的巨著,並獻於武則天。因為當時有《大雲經》偽造的風波,故武則天將此存在宮中,沒有流通。後來神秀禪師為國師時,在宮中受供養。有一天,發現此經,認為對於禪宗有價值,乃流通於世,這時,中國才流通《楞嚴經》。由以上記載可見,古人為法忘軀,歷經千辛萬苦,才將此經傳譯中國。由此可見,《楞嚴經》之傳來極為殊勝!    
3. 內容殊勝 
  《楞嚴經》不僅文字簡潔、優美,而且義理深奧,說理詳盡。本經通過對四種清淨明誨、二十五聖各述圓通以及五十陰魔的境界,說明眾生的真心,無法不備;迷之即成十二類眾生,覺之即證無上菩提。本經體用雙彰,性相並談,既概括科學邏輯的分析,論理學的辯論,人倫學的親情,又依據哲學理論,說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展示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的主要原因,又顯示眾生本具如來藏性,教人反妄歸真,覺悟成佛的方法。本經何止摡括如來一代時教的教、理、行、果,還展示菩提道上的修學層次,因果分明,邪正有別;實是菩薩修行的要門,轉凡成聖的階梯。它不止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髓,亦是菩薩萬行的要門,成佛的真因。因此我們欲想瞭解佛法,明白真理,固然要研究此經;欲想真修實證,圓成佛道,也要學習此經。由此可見《楞嚴經》的內容甚為殊勝。 
4. 破魔殊勝,是正法的代表 
  《楞嚴經》不僅是一部佛學大全,人生寶鑒,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燈,修行過程中的照妖鏡。《楞嚴經》中的五十陰魔的境界,講述了妖魔鬼怪、旁門左道的種種情形,使旁門外道原形畢露,妖魔鬼怪無處藏身,因此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嚴經》。尤其是際此世紀之末,邪說流行,禍患頻生,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更需要弘傳流通此經,以正人心,僻邪說,導人於正信,勸人止惡修善;則善因善果,自可變苦難為安康,化災殃為吉祥。因此說《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楞嚴經》是佛的舍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廟。 
 
  未法時代,天魔外道把《楞嚴經》看成是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為了破壞佛法,所以必須用種種方法來破壞使外道原形畢露的照妖鏡—《楞嚴經》,把它說成是後人所作的偽經,不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的經。如果《楞嚴經》消失,就意謂著佛教徒混淆是非,真假不分,就無法辯認歪門邪道,魔教得勢,正法便難以住世。因此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 
  據傳說《楞嚴經》是最後來到中國,但在末法時代,《楞嚴經》最先毀滅。其他經典,也漸漸被毀滅,到最後只剩下一部《彌陀經》(即《無量壽經》)。因此在佛教裡,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唯獨《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因此說,《楞嚴經》是正法的代表。 
5. 成就殊勝 
  《楞嚴經》是如來的真正佛智之代表,人間有《楞嚴經》住世,亦即代表佛陀正法常住人間。楞嚴咒叫佛頂光明,是佛的頂上化身所說,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議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奧妙,都具足不可思議。“佛頂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常持誦楞嚴咒之佛弟子,感應道交,更可消除宿世業障,來生七世皆能大富大貴,將來一定成佛,一定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楞嚴咒的妙用——成就殊勝。  

6. 功用殊勝  
  明朝禪宗大成就者憨山大師曾經說過:“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而《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所以宣化上人常告誡當今參禪修道之人,必須要熟讀及研究此經,因而才能明白五十種陰魔的魔境,禪修才不會走火入魔的。 
7. 功德無量 
  佛陀問阿難,“如果有人將遍滿十方所有虛空裝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般多的眾佛們,一心承事供養,心無虛度。你以為如何呢!這人以此施佛的因緣,所獲得福報多不多呢?”1 
  阿難回答說“虛空無盡,珍寶無邊。從前有一個眾生向佛施捨七文錢,捨身之後便獲得了轉輪王位的大好福報,何況現前虛空窮盡十方,佛土又充滿虛空,都施珍寶於其中,雖然窮劫思之議之,尚不能及其分量,這樣多的福報如何更有邊際呢?”2 佛告訴阿難,“眾佛如來,說的話從不虛妄,假如有人身犯了小乘的四重罪和大乘的十波羅夷罪,瞬息之間經過這方、那方的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地獄,沒有不經歷的,但只要能夠以一念將此法門,在末法之世中去開示那些未學之人,那麼這人的罪業孽障,應念之間便已消滅,立即變他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土。他所得到的福報超過前面所說那位施者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此乃至於算數譬喻所不能及。”3 佛陀進一步告誡阿難,“如果有眾生,能誦念這部經,能夠持誦這個神咒,那麼他的功德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的教導,如教去修行辦道,直到成就菩提聖果,不會遭遇魔業。”4由以上經文可見,念誦《楞嚴經》的功德是無量的。 
8. 感應殊勝 
  據史書記載:有一次,道教因妒忌附近佛寺的香火鼎盛,竟用邪術放火,欲想燒毀佛寺;住持擊鼓集眾,一心急誦楞嚴咒,結果,猛烈的火勢,竟轉移方向,反而燒毀道觀。正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由此可見讀誦《楞嚴經》感應極為殊勝。 
9. 為歷代高僧大德所重 
  過去的大德高僧如虛雲禪師和宣化禪師等,無不讚歎《楞嚴經》。當代高僧虛老一生之中,對《楞嚴經》是特別重視的。他曾開示道:“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參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他活了一百二十歲,一生就只批註過這部《楞嚴經》。這個稿子他是很注意地來保存,保存了幾十年,結果以後在雲門事變時就丟了,這是虛老一生一個最大遺憾的事情。他主張我們身為一個出家人,都應該把《楞嚴經》讀得能背得出來,由前邊背到後邊,這是他的主張。 
  宣化上人也曾開示:“在末法時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魎、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嚴咒》。《楞嚴咒》是破邪顯正的神咒,而《楞嚴經》即是為《楞嚴咒》所說的一部經,是佛教的骨髓。人若無骨髓,一定會死;佛教裡若無《楞嚴經》,也可以說就無佛法了。所以在此末法時代,最好護持正法的方法,就是把《楞嚴經》能背出,《楞嚴咒》更要能背出,能背誦能讀念,滾瓜爛熟,儘量發揮經中妙旨,一一為人演說。各位為了護持佛法,一定要把《楞嚴經》讀得熟之又熟,隨時隨地可背可講,此才不愧為真佛弟子。” 
  歷代高僧大德如此重視《楞嚴經》,因為《楞嚴經》存在,佛法就存在,《楞嚴經》如果毀滅了,佛法也就毀滅了。 
  【注釋】 
  1 阿難:若複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于意雲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2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複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雲何更有邊際。” 
  3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複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4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複魔業。”
歷代祖師對愣嚴經的評價!!!
唐‧百丈 懷海大師之引用:
  大師是最早將《楞嚴經》與《楞嚴咒》納入叢林之朝暮課誦內容。大師所訂的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創下劃時代之功績,亦為《楞嚴經》的流傳跨出歷史性的第一步!
北宋‧長水 子璿大師雲:
  《大佛頂密因了義首楞嚴經》者,乃竺幹之洪范,法苑之寶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獨尊三界,假金輪而啟物,現玉毫而應世,觀四生之受苦也,惠濟庶物,湣群機之未悟也……則斯經也,可以辯識諸魔破滅七趣,謂止及觀,修圓教妙明之心,發真歸源,證上乘至極之說
北宋‧晉水 淨源大師雲:
  《大首楞嚴經》者,乃九界交歸之要門,一乘冥會之妙道也。征誦咒則六時圍繞,辨證果則百日宴坐。雖事儀而沖邃,實理觀以融明者也。若夫修三觀而均七大,黜魔境說曆聖位,則近古章句,亦雲備足
北宋‧德洪 寂音尊者雲:
  《首楞嚴經》者,開如來藏之要樞,指妙明心之徑路,了根塵之妙訣,照情妄之玄猷。真所謂入一乘之坦途,辟異見之宏略
北宋‧戒環大師雲:
  論三經大致,無非為一大事因緣,而必先藉《般若》發明,次由《楞嚴》修證,終至《法華》印可,然後盡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則,導達禪乘決擇正見,莫尚《楞嚴》矣。
元‧天如 惟則禪師雲:
  《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觀之宏綱,禪門之要關也。世尊成道以來,五時設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簡定真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尚《楞嚴》矣
明‧交光 真鑒大師雲:
  是則斯經也,一乘終實,圓頓指歸。語解悟,則密因本具,非假外求;語修證,則了義妙門,不勞肯綮,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要道,無有越於斯門者矣夫
明‧紫柏 真可大師雲:
  首楞嚴,此言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究竟堅固,即《法華》觸事而真也,第名異而實同……倘能悟此,則《楞嚴》與《法華》字字皆實相頂佛也
明‧憨山 德清大師雲:
   《首楞嚴經》者,諸佛如來大總持門,秘密心印,統攝一大藏教,五時三乘、聖凡真妄、迷悟因果,攝法無遺。修證邪正之階差,輪回顛倒之情狀。了然目前,如觀掌果,可謂澈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無尚此經之廣大悉備者。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舍此別無開導矣……良以此經,摧九界之邪鋒,拆聖凡之執壘,靡不畢見。
  《首楞嚴》一經,統攝一代時教迷悟修證因果,徑斷生死根本,發業潤生二種無明,名結生相續,頓破八識三分,故設三種妙觀,攝歸首楞嚴大定,是為最上一乘圓頓法門,直顯一真法界如來藏性,稱為妙圓真心
明‧幽溪 傳燈大師雲:
   大矣哉!《首楞嚴》之為經也,無法不具,無教不收,狂心若歇,歇即菩是,勝淨妙明,不從人得,謂之華嚴圓頓可也……可謂明心見性之妙門,成佛作祖之秘典也
明‧蕅益 智旭大師雲:
  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
明‧通潤大師雲:
  《楞嚴》一經,統萬法為兒孫,攝群經為眷屬。文雖十卷,實大藏之都序也。有志教法者,不可不先讀,又不可不熟讀,熟則心目口齒間,隱隱隆隆,自有入路,不必借人頦頰,拾人涕唾,若果先明經義,回視諸家注疏,涇渭立見。否則為注疏奪心,而經義反晦矣
明‧柴紫 乘時大師雲:
    此經不獨該通五教,亦且圓攝三宗,蓋《法華》、《華嚴》等經,互貫諸經之堂奧者也。而《楞嚴》一經兼貫《法華》等經之脈絡者也。非遍閱諸經者,詎識此經之微妙?非熟諳此經者,又詎知其為諸經之綱領乎?
明‧大韶大師雲:
  《楞嚴經》者,如來縱橫妙辯吐納,虛空舌底鋒鋩神奇,變化綿綿密密如空穀響,全體是楞嚴大定,全體是大寂滅海中流出。恣肆汪洋,語言揮灑如激,懸河埋鋒弢穎。每變每奇,莫測其淺深;融心融見,迷者之所忙然。心無是非之域,見無是非之境,即心是非雙忘也……
 
清‧夢東 徹悟大師雲:
   首楞嚴者,稱性大定之名也,以如來藏心而為體性,以耳根圓而為入門,以窮極聖位而為究竟,此依藏性之理,起稱性之行,還複證入藏性全體,一經大旨,義靈於斯
近代諦閑大師雲:
  斯經高妙極致,非文言句義而能盡述。唯有退喇嘛教機,虛懷仰贊而已,凡後之志學之士,苟能惜人身,得之不易。悟大教,值之倍難,或即生欲發真歸元者,欲明心見性者,宜應於此一經,盡其心力,赤體荷擔,坐臥經行,澄心體究,語默動靜,反照提撕,其或宿種忽芽,大開圓解,如初春霹靂,蟄戶頓開
虛雲和尚:
   以我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只要熟讀正文,不必看注解,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後文,以後文解前文。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由無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聖六凡,修證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所以熟讀楞嚴經很有利益。
    現在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經前後所說,著重在一個“淫”字。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看楞嚴經若不歸宗﹝指“淫”字?#123;,跑馬看花,就不中用。要讀到爛熟,就能以後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貫後文,前後照應,則全經義理,了然在目,依經做觀,自得受用。古來行人,從此經悟道者很多。溫州仙岩安禪師,因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當時破句讀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於此乎有悟入。後人語師雲:“破句讀了也!”師雲:“此是我悟處!”畢生讀之不易,人稱之曰“安楞嚴”。希望同參們,無論老少,常讀楞嚴。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就和阿難作同參!
宣化上人:
    《楞嚴經》這一部經,是整個佛教一部代表的經,若沒有《楞嚴經》就沒有佛教。所以佛才預先就說,法滅的時候,《楞嚴經》先滅;《楞嚴經》滅完了以後,其他的經典才繼續地滅。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是想護持佛教,先要護持《楞嚴經》,到處來講《楞嚴經》,說《楞嚴經》,翻譯《楞嚴經》,念《楞嚴經》,並且主要地要誦〈楞嚴咒〉。這〈楞嚴咒〉就是佛的法身,有〈楞嚴咒〉的地方,就是有佛的舍利。
楞嚴咒歌詠集
民.宣化上人
直心修學
究竟堅固定中王
直心修學至道場
身口意業須清淨
貪瞋癡念要掃光
誠則感應獲現證
專能成就大神通
有德斯遇靈妙句
時刻末忘紹隆昌 
三光普照
三光普照透三才
閻浮世界你不來
大德大善能於得
無德無善不明白 
紅蓮護身
千朵紅蓮護住身
坐駒騎著墨麒麟
萬妖一見往裡躲
濟公法師有妙音 
奧妙難猜
奧妙無窮實難猜
金剛密語本性來
楞嚴咒裡有靈妙
五眼六通道凡開

咒中王
楞嚴咒
咒中王
諸佛菩薩之秘辛
聖教興衰知所繫
至誠誦持
能消宿障獲圓滿 
發願偈
我今歸命大佛頂 無盡法藏智慧光
願我明瞭妙總持 奉行如來所說義
明.紫柏大師
(一)
七處徵心心徵心 八還辨見見辨見
從教猛風蕩釣舟 一任吹去水清淺
(二)
十卷楞嚴一柄刀 金牛不見眼中毛
試將智刃遊心馬 積劫無明當下消
(三)
我本母生不及養 寸心耿耿實難化
期酬至德無所從 慶我離塵為佛子
深思婦人婬業重 堅固難拔等須彌
須彌可傾婬難斷 津梁苦海須聖力
佛說諸經度眾生 皆先戒殺後婬欲
先婬後殺惟楞嚴 是故報母應仗此
南無無上楞嚴咒 消母淫業如天風
片晌之間不可得 戒珠清淨光無缺
見佛聞法得自心 一切萬法悉堅固
我發此願等法性 見者聞者皆出苦

清.夢東 徹悟大師
開講楞嚴頌
花香鳥語圓通性 水綠山青常住心
一部《楞嚴》渾漏泄 不須低首更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