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臨終助念之指南_摘錄自十四講表

臨終助念之指南

    由第五表「十二因緣」所述「死生情狀」,可知吾人生死輪迴間,升沉轉變之關鍵點乃在「亂心位」。於亂心位上,若善業種子現行則升三善道,惡業種子現行則沉三惡道;若見思惑業種子不現行,而佛智無漏種子現行,則永出生死,解脫自在矣。然眾生只要見思未斷,則亂心位上業種必起,故欲脫生死,必須斷惑開智。通途法門,以此為目標,故為「難行道」。淨土法門則只須伏惑不亂,至臨終時仍保持信願正念,便可感佛現前導引,不落入「亂心位」,業種不起,而佛種起,即得隨佛往生淨土,橫超三界,故為「易行道」。
    是故淨宗行人,平時必須信願念佛,儲備資糧,而於臨終階段,更有賴蓮友之助念。蓋人至臨終之時,痛苦慞惶,昏沉散亂,信願不易提起,正念不易保持,此時最須旁人之慰導與助念。故淨宗古德一向注重「臨終助念」,乃至撰述《飭終津梁》、《臨終三大要》、《人生之最後》等,以闡臨終助念之要道。今分三時期述之:
 
    一、關懷黃金期

    從病重至病危,皆屬此時期。此期間,病人因久病折磨,容易哀聲嘆氣,頹喪苦悶,怨天尤人,乃至信願退失。此時關懷護持之要點如下:
    1、探望 ── 護持者(含眷屬與蓮友等)應經常前往探望,拉近彼此距離,了解病人掛礙、心結為何?病人與眷屬亦由此生感動、信任之心,易接受開導與安排。《梵網經》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信然!
    2、慰導 ── 印祖《臨終三大要》之一即「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護持者宜視機慰導,以解其心結,釋其掛礙。慰導之方,因人而異,不外因其結而解之,以提振其求生極樂之信願為重點。
    如病人對死亡恐懼較深者,則為說「死之一字,其實只是假名,不過是捨此報身,復受另一報身而已,故死生同時,不用怕死。且若求生極樂,則捨此娑婆業報身,立得極樂不壞身,壽既無量,永免老病死苦。」且為說「不怕死,歡喜求生極樂,則佛力加被得上,壽未盡,病速愈;壽已盡,得往生。」等淨宗要訣。並多舉實例為證,以增慰導之效。
    又如病人對眷屬親情較難捨者,則為說「此世間愛別離苦,乃人人必走之路,若想避免,惟有共同求生極樂,則家人將來都在極樂俱會一處,永不分離。且生極樂,以承佛威神力故,仍可回此世界看望家人,庇佑子孫。而且一旦往生極樂,則家中有一人成佛,此乃天上天下無比之榮耀,亦為家中最大之福氣!」等。
    當知病人信願之有無,乃往生與否之決定因素,故此時之關懷慰導,極其寶貴,至為重要。若因此而使病人生起堅決求生極樂之信願,則與佛願相應,必能感佛護念。佛力加祐故,後續之助念事宜,自然順利無障礙,故此為助念第一要務。
    3、陪念 ── 護持者勿隨病人哀嘆愁苦,而應陪彼念佛,縱念五或十分鐘也好。或於關懷照料時,一邊做事,一邊念佛。如進門時阿彌陀佛,倒茶時亦阿彌陀佛;打掃時阿彌陀佛,坐下時亦阿彌陀佛;使整個情境轉成有信心、有希望、有佛加被之氛圍。
    4、溝通 ── 積極與其眷屬溝通,曉以利害,令知惟有協助親人往生極樂,方為真孝真悌,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而此須依佛制及淨宗規範進行,否則,反害親人墮落。如避免最後急救,以及揩身、更衣、搬動、哭泣等。最好事先啟請一位有經驗蓮友為「助念總幹事」,由彼坐鎮指揮。且應事先簽訂「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安寧心願卡」,乃至配帶DNR手環等(詳情可詢問臺中蓮社及菩提仁愛之家)。

    二、助念關鍵期

    從病危至斷氣後二十四小時,皆屬此時期。助念應從病危即開始,以此時根識仍甚明了敏銳,為彼慰導、助念效益最大故。而助念最好能持續至斷氣後二十四小時方停止。蓋人於斷氣至全身冷透,八識離身,大多在數小時乃至二十四小時之間,故古德(如弘一大師、余定熙居士等)主張助念至少持續至斷氣後八小時以上。而今人似更執重障重,其神識離身,多有延至二十四小時者。依今人助念經驗,有蓮友一斷氣即蒙佛接引者,有斷氣後數小時蒙佛接引者;亦有數案例,乃於斷氣後二十四小時左右,熱氣歸頂,頂冒白氣,或親友見其坐上蓮華,隨西方三聖而去者。故助念以持續至斷氣後二十四小時,為最穩當。此時期要點如下:
    1、簡要開導 ── 助念之始,先簡要開導,以提振其信願正念,策勵其往生意志。大意謂「某某人,你在娑婆之壽緣已盡,現在是你往生極樂,永脫苦海關鍵時刻,你要把握此良機,生歡喜心,放下一切,一心念佛,求佛接引,跟隨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可得無量壽,一生成佛!」
    斷氣前固須適時開導,斷氣後,若其前未開導者,仍須開導之。惟開導務必簡要,切莫冗長、頻繁,否則,反而打岔!
    2、輪班助念 ── 蓮友輪班前來助念,而家人亦須全力投入助念,不可瞎忙於喪葬之事,以家人與亡者最親,念佛最能懇切故。而喪葬事宜,則待助念完畢後辦理。家人助念,亦須排班,可採坐姿(坐椅子上),未必要長跪或盤腿,以免腿痛而分心。家人座位可在後排,或亡者腳下,以免動情哭泣,影響亡者正念。
    又印祖云:「助念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如亡者生前有特別交待不用引磬,只清念,或都念快板等,助念者均應隨順配合。
    3、排除障礙 ── 此一時段,無知眷屬常有不如法舉動,如送醫急救,或揩身、更衣、搬動、哭泣等。助念者(尤其是總幹事或班組長),須盡力協助排除之。前已溝通,此時務必堅決執行。
    須知此時段亡者尚有知覺,一經擾動,則手足身體痛苦難忍,不能念佛,只是念「痛」而已!且痛則易起瞋心,易墮惡道(如毒蛇類),古例甚多,不可不慎!
    若在此時採割器官,以作捐贈,則更為疼痛難忍。非有相當忍力(三昧力)之大菩薩,未可輕易魯莽從事!(詳見《明倫月刊三一六期.臨終惑問 ── 關於臨終助念與捐贈器官》一文)。

    三、拔薦補救期

    若未生淨土者,其神識離身後,立即形成中陰身。中陰身於七七日內,若未遇生緣,則每七日死而復生,「或同類生,或由餘業轉,餘類生(詳見第五表「死生情狀」所述)」。七七日內,轉變未定,是為補救良機,故佛教徒有作七薦亡之舉。
    然作七薦亡須如法而行,亡者方得實益,否則反受其害。為眷屬者,須為亡者念佛、誦經、放生、布施、供養三寶等,以增其福慧,以助其往生極樂或投生善道。切勿殺生祭祀,反加其罪孽!《地藏經》云:「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喻亡者原本福薄而罪重);忽遇鄰人,更附少物(喻眷屬殺生祭祀等),以是之故,轉復困重(罪障更重)。」誠足為誡!
    又作七薦亡,以全家通皆懇切念佛,為第一方便有益。印祖云:「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某與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詳見《印祖文鈔嘉言錄── 示臨終切要》)。

    以上所述,但舉綱要,實行之際,仍須視每人每家之個別差異,而隨機變化因應。